|
不忘初心,追逐夢想——記義興張道口燒雞嫡傳人張中海(文章來源:新華網>河南>民族品牌) “不忘初心,牢記遺愿,追逐夢想。在我的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把道口燒雞的牌子做大做強、發揚光大!币痪浜唵味鴺銓嵉脑捳Z道出了張中海心中的目標和追求。 張中海,1966年生,滑縣道口鎮順北村人,義興張道口燒雞第八代嫡傳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特聘研究員、滑縣工商聯合會副會長,作為首批河南省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道口燒雞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滑縣道口恒盛燒雞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中海的夢想就是讓道口燒雞“飛”得更高、傳得更久。 少年立志耀祖業 張中海出生于“義興張”燒雞世家,受家庭環境熏陶,自幼年起就跟祖父張和禮與父輩們從事燒雞加工制作,耳濡目染,加之聰慧好學,對祖傳技藝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執著追求。學生時期就得到了祖父的真傳,祖父張和禮常在人前炫耀:“小中海日后必成大器,定能光大祖業! 1982年,張中海高中畢業,父母托關系讓他在當地的工廠里上班,這在當時很讓人眼羨,因為直接端上了鐵飯碗。然而張中海卻對祖傳技藝依依難舍,祖父的遺愿時常在耳邊響起,考慮再三,張中海毅然決然的辭去工作,隨伯父張恒志、張恒文、張恒武在滑縣道口鎮專心學習“義興張”道口燒雞加工制作技藝,并協助開店經營。 有志者事竟成。在伯父們的精心指導下,歷經近兩年的刻苦學習,終于成為了一位技藝嫻熟、能力超群的“燒雞制作小技師”。 走南闖北促交流 作為第八代嫡傳人,張中海在繼承前幾代藝人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大膽探索、勇于創新,使道口燒雞的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所制作出的“義興張”燒雞其“色、香、味、意、形”頗具特色。食之鮮嫩可口不膩,幽香醇厚悠長。 俗話說,“好酒不怕巷子深”?稍诋斀窕ヂ摼W高速發展的時代,知識不溝通交流、技法不創新發展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張中海為讓自己的制作工藝日臻完善、日益提高,他先后到開封、洛陽、駐馬店、唐山、石家莊、長春、沈陽、哈爾濱等地擔任特聘技師,傳播、交流、學習道口燒雞的制作手法,在弘揚了祖傳技藝的同時,也使義興張道口燒雞名燥各地,每到一地,顧客們都競相品嘗、爭相搶購張中海做的“道口燒雞”。 擴大規模勇創新 在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風靡云蒸的時代背景下,為了使道口燒雞的生產規模形成產業鏈,讓更多人學習和掌握“道口燒雞”的傳統制作技藝,傳承弘揚這一中華美食文化,2003年,在父親(第七代嫡傳人)的攜手扶持下,在滑縣道口鎮成立了“滑縣道口恒盛燒雞有限責任公司”。在張中海心里,成立的公司不僅僅是生產規模的擴大,更是社會更多責任的承擔。在燒雞制作的核心環節,如宰殺、造形、著色、煮制等關鍵工序,并沒有受到市場自發性、盲目性的影響,他始終堅持采用手工制作技藝,完整保留了傳統美味的純正品質,以質量贏得市場、以品質取悅客戶。 他在總結前人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加強人才引進,主持編撰了二萬多字的“義興張道口燒雞”制作技術培訓教材,開展手工技藝和燒雞文化的傳播培訓,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手工技藝傳習所,在滑縣原產地建設規模性“柴雞”養殖園,以公司+商戶的經營模式,面向全國開展連鎖加盟經營。截止目前,已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北京等地建立燒雞連鎖經營門店60多個,依據不同的人才交流和技術培訓形式,先后培養技術人才670多人次。 成就品牌價值高 張中海制作的燒雞造形優美,色澤鮮艷,香味醇厚,先后被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民協等部門授予“河南十大名食”、“河南老字號”榮譽稱號;2007年被列入安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11年被授予“中華名吃”榮譽稱號;2012年被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委員會評為“中原貢品”;*8月,被河南電視臺、河南省特色風味評審委員會評為“河南省特色風味名吃”。 近年來,“義興張”道口燒雞傳統技藝和文化遺產先后被眾多平面媒體廣為報道,成為遠近聞名的業界知名人物,他的故事及技藝也被電視媒體先后制作出《中國名特食品——道口燒雞》、《初訪燒雞城》、《道口“義興張”傳奇》、《道口燒雞鋪》電影或專題片,向受眾廣為宣傳。 精神生輝敢擔當 作為張氏家族的一代傳承人,張中海感悟到:“義興張道口燒雞傳統制作技藝”不僅僅是張氏家庭的一項祖傳技藝,也是一筆十分珍貴的飲食文化遺產,更是中原厚重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有責任和義務把這一珍貴遺產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2010年7月,張中海投資二十余萬元,聯合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承擔了國家文化部組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礎藝術課題項目”、“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中華老字號制作技藝”*課題研究,歷經三年的一、二、三期田野考察,*終匯編成書。2014年1月,與“八代中和義興張燒雞有限公司”聯合河南農大食品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同就道口燒雞立式氣調包裝技術申請并獲得“傳統風味加工方法”實用發明專利。 張中海不僅僅是一位*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也是一位愛心的奉獻者。在服務縣域經濟的同時,他積*回報社會,多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2007年經滑縣紅十字會向云南地震災區轉贈10多萬元的罐裝食品;2008年經安陽市紅十字會向汶川震區捐贈近10余萬元的賑災物質;常年資助殘疾人學校的貧困生,捐助學校危房改造,幫助村里修橋修路;多次看望慰問百歲老人和老紅軍,充分展示了一個*企業家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風貌。(陳修剛) |